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追踪:从入库到报废的全流程溯源管理

目前已有名用户查看该文章

煤矿设备种类多、数量大且作业环境恶劣,传统人工台账管理易出现信息遗漏、更新滞后、溯源困难等问题,难掌握设备完整状态。煤矿设备管理系统通过 RFID、二维码为设备赋予唯一标识,构建 “入库建档 - 使用追踪 - 维修记录 - 报废归档” 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,实现使用轨迹、维修历史、性能衰减全程可查,将设备管理从 “碎片化记录” 升级为 “全流程管控”,提升利用率、降低维护成本,保障煤矿安全生产。

煤矿设备管理系统

唯一标识赋予是追踪基础。系统为新入库设备分配唯一身份编码,通过 “RFID 标签 + 二维码” 双重绑定:标签粘贴于设备机身,写入身份编码、型号、生产厂家、额定参数等信息;后台建立电子档案,形成 “一物一码一档案” 对应关系。工作人员用手持终端扫描即可调取档案,避免人工记录误差与溯源断层。

入库建档与出库核验实现源头管控。设备入库时,扫描标识录入入库时间、存放位置、验收数据,系统更新档案并标注存放区域;出库前需核验:扫描确认设备信息与需求匹配,记录领用部门、作业区域,更新状态为 “在用”;若设备不达标,系统提示 “禁止出库”,从源头规避安全风险。

使用轨迹与状态追踪实现动态监管。设备井下作业时,各区域 RFID 基站自动记录设备位置与时间,形成完整轨迹,管理人员可查实时位置、作业时长;同时接入设备传感器数据(温度、振动、负荷),数据异常时推送 “性能预警”。系统还分析使用强度与环境的关联,为维护提供依据,避免过度使用致设备提前报废。

维修记录与性能衰减分析助力精准维护。设备故障或需维护时,扫描标识调取档案,记录维修时间、故障类型、更换配件等,更新状态为 “维修中”;维修后录入验收数据,确认正常后方改 “待用”。系统汇总数据,分析性能衰减规律,统计平均无故障时间、易损件更换周期,预判趋势并推送 “预防性维护提醒”,为设备更新或报废提供数据支撑。

报废归档与残值利用实现闭环管理。设备达报废条件时,调取全生命周期数据作为评估依据;评估通过后,记录报废时间、原因、处置方式,归档至报废数据库。系统还标记可回收部件信息,助力配件复用,降低采购成本,实现资源循环。

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追踪体系,通过 “唯一标识 + 数据联动” 打通信息壁垒,让设备全流程可追溯。各环节围绕 “精准管理、提升效益”,解决传统管理难题,推动煤矿设备管理精细化、智能化,为安全生产与降本增效提供支撑。


根据不同行业需求,提供专属解决方案
立即申请,我们提供免费的系统演示!

系统演示

作者:小编|本文由柯力云鲸原创(www.kelicloud.cn),转载请标明出处,若商业转载请主动联系我们。

数字化学院推荐文章

1v1按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,全程360°服务
400-9980-863
185-8878-5629
立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