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人员定位系统核心功能解析:超越 “定位” 的安全与管理新维度

目前已有名用户查看该文章

矿山井下环境复杂,巷道窄、粉尘多、信号屏蔽强,人员安全管控与生产调度难度大。传统定位系统仅能 “确定人员位置”,难以满足高效管理与精准防控需求。现代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已突破单一定位功能,升级为集安全预警、应急救援、生产优化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中枢 —— 不仅回答 “人员在哪里”,更解决 “如何保安全”“如何提效率”,为矿山管理开辟新维度。

矿山人员定位系统

要点一:高精度定位与实时轨迹追踪,筑牢管理基础。系统通过差异化技术适配场景:井下关键作业面、巷道交叉口用 UWB 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,捕捉人员细微移动,满足设备操作、爆破等高精度管控;大范围巷道、运输线路用蓝牙 AOA 或 LoRa 技术实现米级定位,平衡精度与覆盖。系统实时记录轨迹,可回溯行走路径,人员偏离作业区、进未授权巷道时立即提醒,既为生产调度提供人员分布依据(如调配作业面人员),又能在事故后快速锁定位置,为救援抢时间。

要点二:智能电子围栏与安全预警,主动规避风险。针对矿山爆破区、高瓦斯区等危险区域,系统可灵活划分区域并设预警规则:人员靠近危险区边界触发一级预警,定位卡声光提醒;非法进入则触发二级预警,信息推调度中心与安全员,联动区域报警器引导撤离;临时支护区等可设超时滞留预警,避免作业超时风险。这种 “提前预警、主动干预” 模式,将安全管理从 “事后处置” 转 “事前预防”,降低危险区误入概率。

要点三:一键求救与应急救援指挥,提升处置效率。突发透水、坍塌等险情时,人员按定位卡求救按钮,系统立即接收信号,定位位置并关联周边环境(巷道走向、避险硐室);调度中心基于井下地图规划最优救援路径,标注障碍点(堵塞巷道、积水区)与资源点(急救设备),实时显示救援人员轨迹,防救援人员陷二次危险;同时向遇险人员推救援进度(如 “救援队伍距 500 米”),稳定情绪。“求救 - 定位 - 规划 - 指挥” 闭环,缩短响应时间,提升救援成功率。

要点四: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,驱动管理优化。系统挖掘定位数据价值:生成人员分布热力图,直观展示各时段区域人员聚集情况,发现拥堵点(井下候车点)并优化路线;统计作业面人员时长、出勤率,对比班组效率,推广最优方法;关联设备运行数据(采煤机、运输机状态),分析人企协同效率,调整作业流程(避免人等设备或设备等人)。数据以报表、图表可视化呈现,无需人工汇总,助管理人员快速掌握生产安全状况,推动管理从 “经验判断” 转 “数据驱动”。

矿山人员定位系统的核心价值,已从 “知位置” 升级为 “用数据保安全、优管理”。四大功能围绕安全与生产核心需求,在矿山智能化转型中,这类超越 “定位” 的系统,将成为提升安全水平、降运营成本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。


根据不同行业需求,提供专属解决方案
立即申请,我们提供免费的系统演示!

系统演示

作者:小编|本文由柯力云鲸原创(www.kelicloud.cn),转载请标明出处,若商业转载请主动联系我们。

数字化学院推荐文章

1v1按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,全程360°服务
400-9980-863
185-8878-5629
立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