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系统演示
取消

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如何构建安全生产防线:应急救援与事故响应机制

目前已有名用户查看该文章

矿山井下环境复杂,传统 “人工巡查 + 纸质记录” 模式在事故预防与响应中被动,易因预警不及时、定位不准扩大事故。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实时位置追踪与多维度管控,将安全防线从 “事后处置” 前移至 “事前预警”,事故时快速激活响应,为减少伤亡、降低损失提供关键支撑。

矿山人员定位系统

主动预警机制是防事故的 “第一道关卡”,核心靠电子围栏拦截风险。系统按井下实际,在采空区、高瓦斯区、爆破警戒区设电子围栏,人员定位终端进入或靠近时,系统立即触发预警 —— 向人员终端发声光提醒,同步在地面监控中心弹窗,显示人员位置与危险区域,督促撤离。同时支持超时作业预警,按班次设井下最长停留时间,超时未撤离自动提醒,避免疲劳作业隐患,让危险管控从 “被动发现” 转 “主动拦截”。

事故快速溯源是应急响应的 “关键前提”,需瞬间归集精准信息。矿山事故(如瓦斯突出、顶板坍塌)突发且影响广,传统方式难快速掌握人员分布。定位系统可在事故后,通过终端数据瞬间锁定事故点位置,按巷道地图划受影响范围;自动统计区域内人员数量、姓名及实时位置,生成 “人员分布热力图”,区分 “安全、受困、撤离中” 人员,还能回溯事故前 10-30 分钟人员轨迹,判断是否被困,为救援指挥提供依据,避免方向偏差。

应急救援导航是提效率的 “核心手段”,靠实时数据规划最优路径。事故后,地面救援人员通过系统获井下巷道状况(如是否坍塌堵塞)与受困人员位置,系统结合地图自动规划路线 —— 避危险区与堵塞段,选近且通行好的路径,在救援终端显导航指引,确保快速抵达。同时支持救援队伍与指挥中心实时互通:救援人员传现场情况(如受困者状态、巷道损坏度),指挥中心据此调方案,避免重复作业或误入危险区,高效调配力量。

生命体征监测集成让救援更 “全面立体”,实现定位与健康双重监控。系统可联动便携式监测设备(如智能手环、胸牌仪),设备除定位外,实时采心率、体温、血氧等数据传系统。日常作业中,人员体征异常(如心率骤升、体温骤降)时系统预警,及时安排救治;事故救援中,救援人员查受困者体征,优先救微弱者,判断存活状态避无效救援,让安全管理从 “位置管控” 延伸至 “生理关怀”。

矿山人员定位系统构建的防线,是 “预警 - 溯源 - 救援 - 监测” 闭环。既靠主动预警减事故可能,又在事故时以精准数据支撑响应,推动安全管理从 “经验” 转 “技术”。在矿山安全要求趋严下,系统既是合规 “基础配置”,更是守护人员安全、保障生产稳定的 “核心屏障”。


根据不同行业需求,提供专属解决方案
立即申请,我们提供免费的系统演示!

系统演示

作者:小编|本文由柯力云鲸原创(www.kelicloud.cn),转载请标明出处,若商业转载请主动联系我们。

数字化学院推荐文章

1v1按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,全程360°服务
400-9980-863
185-8878-5629
立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