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备监测系统在预防性维护中发挥着“先知先觉”的关键作用,通过实时感知与数据分析,变被动维修为主动干预,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。其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:
1. 振动监测识别机械故障
在电机、泵、风机、齿轮箱等旋转设备上安装振动传感器,持续监测振动频率、幅值和波形。系统通过频谱分析,可早期发现轴承磨损、轴不对中、转子不平衡等机械故障隐患,提前安排检修,避免设备突发损坏。
2. 温度监测预警过热风险
利用红外热像仪或接触式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电机绕组、轴承、电气接点、变频器等关键部位的温度。当温度异常升高时,系统自动报警,提示可能存在过载、润滑不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,防止过热引发火灾或设备烧毁。
3. 油液分析评估设备健康
对大型设备(如液压系统、齿轮箱)的润滑油进行定期或在线取样分析,检测油液中的金属颗粒、水分、粘度等指标。通过分析磨损颗粒的成分和数量,可判断内部零件的磨损程度,实现精准的润滑管理和部件更换决策。
4. 电流与功率监测判断运行状态
通过电流互感器监测电机运行电流和功率变化。异常电流波动可能预示着负载异常、电机缺相或绝缘老化等问题。系统结合负载工况进行分析,可有效识别潜在电气故障。
5. 自动触发维护工单
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或趋势分析显示劣化加速时,系统自动在CMMS(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)中生成预防性维护工单,并推送至维修人员,确保维护任务及时执行,形成闭环管理。
6. 建立设备健康档案与趋势分析
系统长期积累设备的监测数据,形成“健康履历”。通过趋势图分析历史数据变化,可识别设备性能的缓慢退化规律,优化维护周期,避免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,实现真正的预测性维护。
根据不同行业需求,提供专属解决方案
立即申请,我们提供免费的系统演示!
作者:小编|本文由柯力云鲸原创(www.kelicloud.cn),转载请标明出处,若商业转载请主动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