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EE(设备综合效率)是衡量生产线设备有效运行能力的核心指标,涵盖开机率、性能利用率、合格品率三大维度,直接反映产能释放与资源浪费情况。传统 OEE 计算依赖人工记录,存在统计滞后、误差大、分析浅等问题,难定位产能瓶颈。生产线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 OEE 分析功能,通过自动采集指标数据、构建多维度分析模型,实现 OEE 实时计算、动态追踪与根因诊断,助力企业识别产能提升空间,优化生产效率。

开机率自动采集分析,精准统计设备有效运行时间占比。开机率是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值,关键在区分计划与非计划停机。系统对接设备控制系统,实时获取 “运行 / 停机” 状态,记录停机时间;结合生产计划数据,排除计划检修、换班等计划停机,仅统计故障、参数异常等非计划停机时长。同时按停机原因(电机故障、传感器失效等)生成 TOP 榜单,帮助企业明确高频停机因素,针对性制定维护计划,减少停机损失。
性能利用率动态计算,挖掘产能差距。性能利用率体现设备实际与额定运行速度的匹配度,是判断是否 “未达速” 的关键。系统实时采集运行参数:加工类设备采集主轴转速、进给速度,与额定参数对比算比值;输送类设备采集运行频率、物料数量,结合设计能力反推效率。支持设 “性能基准值”,利用率长期低于基准(如 85%)则触发预警,分析原因 —— 物料供给不足则联动调度优化配送,设备老化则推送部件更换建议,推动设备恢复额定产能。
合格品率实时统计关联,减少不良品浪费。合格品率是合格产品与总产品的比值,核心是关联质量与设备参数。系统对接质量检测设备,实时获取检测结果统计合格品率;回溯不合格品生产时段的设备数据,如尺寸偏差时调取机床温度、切削力度,分析质量问题根源。按不合格类型(尺寸偏差、表面缺陷等)生成占比图表,结合参数趋势定位问题 —— 如表面缺陷多发生在设备运行 2 小时后,可能是刀具磨损,可缩短更换周期提升合格品率。
OEE 综合分析与产能建议,推动数据转化为决策。系统按 “OEE = 开机率 × 性能利用率 × 合格品率” 实时计算数值,支持多维度对比:纵向看设备 OEE 日周月趋势,判断效率优化情况;横向比同类型设备差异,排查参数、维护等问题;还可按班次、产品类型分析,识别场景化瓶颈。基于分析生成产能建议,如非计划停机致 OEE 低则优先解决高频故障,性能不足则优化参数或升级部件,让效率提升措施更精准。
生产线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 OEE 分析,用数据穿透产能浪费 “黑箱”,将抽象效率问题转化为具体优化点。从减少停机、释放速度潜力到降低不良品浪费,全维度围绕提升有效产能,为企业精益生产、降本增效提供科学支撑。
根据不同行业需求,提供专属解决方案
立即申请,我们提供免费的系统演示!
作者:小编|本文由柯力云鲸原创(www.kelicloud.cn),转载请标明出处,若商业转载请主动联系我们。